原來他就是林曉同阿...長得還蠻帥的咧~~
去逛百貨公司-新光三越 都會經過他的櫃...
當時還在想是那個膽子大的出來開自己的自有同名品牌...
整個櫃給人的感覺還不錯...
不過珠寶這玩意就是要給人高尚的感覺啦!!才能賣的貴..(笑)
Eric Jewelry設計師 林曉同
市場定位不同 抓幾個想不同的顧客就夠了
30 歲之前,林曉同原本是專職的珠寶設計師,工作時間自由,出國看展覽是家常便飯,老闆給他很大的空間,薪水也很優渥,工作內容讓一般上班族聽了,多半會流露出艷羨的表情。然而或許是一股衝勁,林曉同決定跳出來自己開設工作室,那時他告訴自己,「再差也不過就這樣吧!」
創業源自於一股 30 歲的衝動
「我現在其實也不老!」林曉同俏皮的澄清。畢業後一直在做設計的他, 30 歲那年,突然萌生自創品牌的念頭;他心裡想著今年不做,過了明年也許就沒勁了,與其等待時機,不如創造機會。於是,他轉身走出別人的工作室,走向掛著「 Eric Jewelry 」自有品牌的工作室。回想當年的勇氣,林曉同笑笑表示,只能說人不輕狂枉少年!
Eric Jewelry 到百貨公司設櫃,是無心插柳的結果!林曉同開了工作室後的第一年,他一邊開發作品一邊準備個展,累積達 100 件作品後,在誠品展出,頗受好評。百貨公司主管參觀後主動邀請,希望林曉同也到百貨公司以展覽方式銷售作品。繼誠品展後,立刻在 SOGO 百貨敦南店和新光三越舉辦一系列個展,業績收入竟都在水準之上,百貨公司向他提出設櫃的企劃案,開啟了林曉同在百貨公司的新舞台。
不期待作品抓住所有人的目光
時機選對了!當時百貨公司的珠寶櫃位,鮮少打出設計師自有品牌,林曉同的「 Eric Jewelry 」迅速打響知名度。他將主客群設定在 25 至 36 、 37 歲的消費者,把這群人「想要與眾不同」的消費觀,作為「 Eric Jewelry 」的品牌精神。林曉同說,他不期待一件作品可以抓住所有人的目光,只要「 Eric Jewelry 」的獨特性,可以抓住幾位不願流俗的顧客,這就達到他與同業區隔的目標。
擁有通路之後,林曉同更能精準地掌握顧客的「口味」,尤其能掌握年輕族群強調自我風格的需求。同樣是單顆美鑽,他在鑲嵌與空間上變化,就能呈現市場上少有的設計原創性,也成為品牌的生命力,他也堅信,一旦缺乏生命力,品牌很容易被取代。
作品吸引想強調獨特性的消費者
林曉同很自豪與顧客互動的緊實度,「設計師」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名詞。他說,消費者在選購珠寶前,心中都有喜歡但無法具體描述的抽象形象,設計師品牌往往能夠吸引這些想要強調獨特性的消費者。
林曉同指著手邊一張設計圖說,這款求婚戒指,創意發想來自於男主角與女主角相識時,在歌劇院約會的一抹記憶,在和林曉同討論後,成功打造一只充滿浪漫氣息的作品。「用這只戒指求婚,當然 OK 的啦!」林曉同不忘補充說明這則美麗故事的結局。
林曉同得到設計師夢寐以求的主控權,創意空間更為寬廣,但同時也得一肩扛起品牌經營的責任。
林曉同苦笑說,百貨公司設櫃最大的困難,就是定價問題,因為有百貨公司抽佣、稅金與人事費用的壓力。售價定高了,擔心消費者接受度不高,但總不能虧錢做賠本生意吧,這些事在在讓他傷腦筋,售價的拿捏,只能靠著摸索和經驗的累積。他說,這 5 年多以來,雜事一多,自己的時間被壓縮,不論是做決策或是「玩設計」,他要求自己必須更精準有效。
隨手取得的紙上也能創作
好在林曉同善於從生活中找尋靈感,多年的經驗累積,讓他的「消化習慣」很好,一個抽屜滿滿的圖稿,都是林曉同的創意,不論是便條紙、筆記簿等,只要他靈感一來,就會在隨手取得的紙上創作,連跟老婆約會這麼羅曼蒂克的時候,也曾在餐巾紙上記下片刻的感動。林曉同有件作品的靈感,竟是來自眼鏡蛇的扭動,而這是他在家看 DISCOVERY 頻道時的啟發。
愈是極簡,愈難設計,愈是極簡,卻愈經典 ,林曉同在 2003 年曾以「滴落的水滴」為名設計指間戒,水花四濺的動感加上珍珠華麗卻脫俗的氣息,獲得「國際大溪地珍珠設計首飾設計比賽」亞洲區選拔賽戒指組第三名。這款充滿設計感的得獎作品,也在林曉同的巧思下,簡化成「極星」和「雙子星」兩款商品,成為「 Eric Jewelry 」的經典之作。
年底將開設第一家旗艦店
5 年的摸索,讓林曉同在 5 家百貨公司設櫃,業績表現不俗,這兩年的營業額都呈向上成長趨勢,但林曉同心中還有夢,他想成立旗艦店。他說,開放式的百貨公司專櫃,隱密性不高,也不容易經營出舒適的空間感,他預計今年年底開設第一家旗艦店,他說,經營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能走得長、走得久,才是贏家。
From:
http://career.1111.com.tw/share1.asp?sno=28&kk=文化時尚
Ariel Hs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 (0) 人氣(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