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賣空】The Big Short │130分鐘│輔導級|英語發音
上映日期:2016-1-15
★榮獲本屆金球獎四項提名 包括最佳影片
★超強卡司:#克里斯汀貝爾 #史提夫卡爾 #萊恩葛斯林 #布萊德彼特
★本片入圍2016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獎項
「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不是無知,而是看似正確的謬論。」-馬克吐溫
電影用這句開啟了序曲, 亦同「包含著某些真理因素的謬誤是最危險。」-亞當.史密斯
大體上我還蠻喜歡此部的, 若是學商管的都可以看看!!
當然類似的電影, 除了有李奧納多的【華爾街之狼 The Wolf of Wall Street】 ,
還有 【資本遊戲 Capital 】 , 【黑心交易員的告白 Margin Call】 ....等等,
這部主要以2008年次級房貸, 以及雷曼兄弟等多家銀行倒閉為背景,
金融交易市場上, 常充斥著多種雜而亂的訊息 ,
除了專業外,最重要的是還要會懂得看市場的「徵兆」
再加上勇氣, 以及冷靜耐心去等....
跟其他部電影強調的「動作快」,「腦子靈活」,「心夠黑」的公司派稍微不同~
而是站在TOP投資人的角度去看待這個潛藏的金融危機....
某種程度算是小蝦米去對抗資本市場的羅賓漢(!?)勝利...
但不可否認的是, 電影中天才型投資人麥克貝瑞, 是我心目中的投資偶像,
投資,就是要跟別人走不一樣的路!
巴菲特曾說:「當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當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
套用在這部電影還蠻適合的,
所謂的泡沫化就是當你不認為它會泡沫, 它才會一直膨脹 , 膨脹到整個市場難以支撐....
究竟一間公司是如何倒?
這部片用站在外圍人的角度去陳述, 這個在2008年讓許多公司接連倒閉的金融風暴....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 - - - 以下內容含有劇情 慎入有雷區 - - - -
這部片的時間背景拉到美國次級房貸爆發前,何謂次級房貸, 何謂房貸擔保債務憑證? 何謂CDO?
本片用一種黑色幽默的解說方式來呈現 ,
簡單來說,
把一堆單看是垃圾的東西, 重新包裝混合成一個新的產品,
讓人分不清楚裡面到底裝了甚麼東西,
就像是裡面廚師的譬喻,
一條擺了三天已經不新鮮的魚, 加了佐料加了其他青菜蘿蔔等配料,
呈現出來的就是一鍋新的"魚湯"...又是一道新的餐點.
而所謂的次級房貸, 當眾人都認為房市貸款環境很穩很安全,畢竟對於"住"的人類基本需求僅次於食衣之後,
所以又以「熱手謬論」(The Hot Hand Fallacy) 來形容美國的房市,
認為在此之前, 房市貸款是很穩定,沒有崩盤的疑慮...照理說應該是一個非常穩定的投資環境!
也舉了1929 - 1933年經濟大蕭條, 股市崩盤...等曾經的歷史
但必須承認, 人是健忘且普遍樂觀的,
「真相就像詩, 但大多數人的人都痛恨詩。」
說明次級房貸非一朝一夕, 或許生在圈內的人都知道房貸很有問題,
但大多時候仍選擇裝盲當作沒看到,
連信評呈現的評等都是很好...
所以有人說不要相信財報數字, 因為都是可以做出來的~
在本片可以看到美國房市, 購買房子是不需要所得證明, 所以連脫衣舞孃也可以購買五六間房子,
且事實上, 很多房子貸款的都是延遲繳款,
再加上浮動利率...
讓整體房市呈現一種多頭的榮景...
再加上只要覺得不會崩盤, 就會把這樣的貸款債券產品 (如同選擇權期貨) 賣得便宜,
因為這樣就可以賠少賺多...
每個人都不斷努力為自己所能支配的資本找到最有利的用途。當然,他所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但是,他對自身利益的關注自然會,或者說,必然會使他青睞最利於社會的用途。這就像“有一只無形的手”在引導著他去盡力達到一個他並不想要達到的目的。(亞當.史密斯《國富論》Adam Smith, 1723~1790)
本片簡單來說用了三個角色來跟美國的房市對賭,
分別為:
1.操盤手(聖荷西基金經理人):麥克.貝瑞(克里斯汀貝爾 飾)
患有亞斯伯格症的麥克.貝瑞, 是裡面天才型投資者, 因為之前的投資經驗,
讓他得到大筆資金挹注而成立傳人避險基金。
在他身上可以看到,
當資金本夠大的時候, 就可以要求保險為你而量身訂做,
找上了高盛,貝爾斯登...等等公司,
接洽的窗口莫不覺得他是個傻子,
要做這看似穩賠不賺的保險, 等於是要賣空方式的擔保債券憑證....
簡單而言, 麥克.貝瑞看到房市貸款的缺口,
甚至或許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多的房市貸款, 但銀行要把餅做更大...
而麥克.貝瑞,有這樣的資金可以操盤, 也是同時要向他的金主報告說明...
所以同樣也是要被質疑, 旁人的心臟沒有像他那麼大顆, 且在等待過程(2005年開始)...
也曾經因為承受不了金流壓力,而被迫賣掉一些資產股票....
以他準備2億元資金, 空當時13億的房市擔保證券, 年周轉現金流為8-9000萬元,
最後投報率 +489%, 最後26億元為片中投報率最高的....
2.小基金證券業(又為避險基金經理人): 馬克. 鮑恩 (史提夫卡爾 飾)
原本是一個律師, 轉而進入金融業, 對於金融也擁有良好的敏銳度, 看不慣華爾街的一些黑暗現象,
甚至成立另一個避險基金公司自己操盤,
說話直言一針見血, 但或許會讓主政派不爽.
後來, 才發現原來看似這麼正義的形象,
可能是因為自己的哥哥曾經因為財務困難而走上不歸路,
而對於華爾街或是社會現象, 總是扮演著憤青的他,
實際勘查訪談, 發現房市的增值過於快速,
而承擔房子的下一手又往往被房貸利息壓得喘不過氣,
最後不得不賠售,或是遲繳...所以房市榮景是存在著某種幻象....
這對於身為憤青的他, 當然覺得與不公不義現象對賭是他的必要之一,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個人利益, 經濟學之父亞當.史密斯曾說: 貪婪與野心目標的不同, 僅僅在於它們是否偉大,
最後,馬克. 鮑恩猶豫良久後終於決定出清手上全部的空單,
因為某種程度也是踩著他人損失,來得到自己的獲利..
其實跟華爾街的其他人並無二異, 所以他才會說:我一直在想跟我對賭會是誰? 原來是我自己....
片中也出現與馬克. 鮑恩聊天的一個背後是高盛支撐的盤商, 其實就是彼此互相拉抬做價..
有種為什麼某些人的錢就是那麼好賺之感....
雷恩葛斯林飾演一個擺明跟自家銀行對做的角色, 四處推銷次貸債券的信用違約交換,
其實就像是一支股票, 只要沒有變成壁紙, 都會有它的市場, 永遠都有人看漲或看跌...
還蠻好奇它自己有沒有買, 但其實以他的立場穩賺不賠, 推銷成功就有佣金, 不用承擔風險~
唯一面對的風險就是, 可能要面對客戶的質問和客訴...
3.散戶(兩人在車庫成立管理顧問公司): 查理蓋勒 ( John Magaro 飾 ) 和 傑米希普利 (芬恩維特羅克 飾 )
◎ 芬恩維特羅克 Finn Wittrock ◎ John Magaro
我認為這兩位查理蓋勒 ( John Magaro 飾 ) 和 傑米希普利 (芬恩維特羅克 飾 ) 是片中的散戶,
到高盛認為自己擁有3000萬是個大戶, (可能3000萬這個數字事實上也是浮誇) ,
不過, 他們就是押對了寶...讓資產最後達到了8000萬...
而幫他們順利賣掉的次貸債券的 銀行家班里克特 (布萊德彼特 飾) 則是透過這次交易一次拿了400萬的佣金,
片中他告誡兩位散戶不要因為這筆交易獲利而感到高興,
跟房市對賭, 事實上也是跟整個美國經濟對賭,
賣空獲利等於是要經濟越崩盤, 他們獲利空間越大...
而其中會有多少家庭因此而受到衝擊影響....
某種程度也是建立在別人的不幸上...
◎布萊德彼特
玉米是必需品,銀子只是多餘的。(Corn is a necessary, silver is only a superfluity.)
在20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 就有人說所謂的股市基金等崩盤, 其實只是帳面上的數字縮水,
對於現實世界的資源並無直接的衝擊影響,
而華爾街玩得其實也就是一種虛幻世界的數字,
本片也算是揭露了...這其實是一個資訊不透明化的世界,
除非, 懂得看「徵兆」, 否則也會成為被雷曼兄弟等倒的其中一個投資者,
而非片中這些幸運從低迷崩盤的市場賺到錢的人...
電影其他海報設計::
財務金融名詞解釋:
1. CDO: CDO是(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的縮寫,中文有人翻成抵押債務債券,也有人稱之為擔保債權憑證。
擔保債務憑證(CDO)是債務債券抵押產品,把所有的抵押打包在一起,並且進行重新的包裝,再以產品的形式推放到市場。擔保債務憑證(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CDO)是一種固定收益證券,現金流量之可預測性較高,不僅提供投資人多元的投資管道以及增加投資收益,更強化了金融機構之資金運用效率,移轉不確定風險。凡具有現金流量的資產,都可以作為證券化的標的。通常創始銀行將擁有現金流量的資產彙集群組,然後作資產包裝及分割,轉給特殊目的公司(SPV),以私募或公開發行方式賣出固定收益證券或受益憑證。CDO背後的為一些債務工具,如高收益的債券、新興市場公司債或國家債券、銀行貸款或其它次順位證券。傳統的ABS其資產池可能為信用卡應收帳款、現金卡應收帳款、租賃租金、汽車貸款債權等,而CDO背後的支撐則是一些債務工具, 如高收益的債券( high - yield bonds)、新興市場公司債或國家債券(Emerging Market Corporate Debt、Sovereign),亦可包含傳統的ABS(Assets Backed Securities)、住宅抵押貸款證券化(Resident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RMBS)及商用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化(Commercial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CMBS)等資產證券化商品。
CDO是一種資產證券化的產品,使得其他一些原來不能進入證券市場的產品經過重新包裝之後、證券化之後,把能按揭支持的貸款產品推放到市場。最後的結果就是能帶來很大的現金流和流動性,而且風險管理變 得非常複雜和困難。
顧名思義,CDO是一個以貸款及債券為主要內容的投資組合,企業或金融機構,為了籌措資金,會發生債券或聯結貸款的相關金融商品,這些商品說穿了就是在一定的期間內,把資金融通給特定單位,取得利息,並承擔該單位可能無法支付的風險,CDO就是藉由分散風險,在投資組合中參雜了不同風險評等,不同到期日的債券,以取得高於一般定存的利率收益。
(以上說明參自MBA智庫百科 以及MoneyDJ 財經知識庫 )
2.CDS:CDS全名叫Credit default swap,中文稱為信用違約互換交易,在信用違約互換交易中,違約互換購買者將定期向違約互換出售者支付一定費用(稱為信用違約互換點差),而一旦出現違約,違約互換購買者將有權利將債券以面值賣給違約互換出售者,從而有效規避信用風險。
舉例而言,A借錢給B,並向C購入CDS,對A而言,購買CDS可降低風險,只要B不發生信貸違約事件,C可以定期收取費用,增加收益,但B如果發生違約,C便要向A賠償合約的保額,面對損失。
信用違約交換(CDS)指的是一種可讓「信用提供者(放款人)」移轉信用風險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例如,A銀行放款三億元給某公司,A銀行為了降低違約風險便與B銀行簽訂CDS合約,支付B銀行相當於保險費的價金,日後若發生違約情形,B銀行就需負擔A銀行的損失。違約風險由原本的A銀行轉移給B銀行,故稱「信用違約交換」。
信用違約互換(credit default swap,CDS)是國外債券市場中最常見的信用衍生產品。在信用違約互換交易中,違約互換購買者將定期向違約互換出售者支付一定費用(稱為信用違約互換點差),而一旦出現信用類事件(主要指債券主體無法償付),違約互換購買者將有權利將債券以面值遞送給違約互換出售者,從而有效規避信用風險。
(以上說明參自MBA智庫百科 以及MoneyDJ 財經知識庫 )
3.「熱手謬論」:(The Hot Hand Fallacy) 是一種機率謬誤,主張由於某件事發生了很多次,因此下次很可能再次發生。(出處:維基)
影片圖片簡介資料參考來自:
(開眼) http://www.atmovies.com.tw/movie/fben31596363/
劇情簡介
本片入圍2016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配角、最佳改編劇本、最佳剪輯獎項,布萊德彼特、克里斯汀貝爾、萊恩葛斯林和史提夫卡爾主演,《銀幕大角頭》導演亞當麥基執導。影片取材自《魔球》作者麥克.路易士2010的另一本商業書籍《大賣空:預見史上最大金融浩劫之投資英雄傳》。
2005年,整個華爾街瀰漫著一股生機蓬勃的樂觀氛圍,然而四個在金融界名不見經傳的小咖(史提夫卡爾、克里斯汀貝爾、萊恩葛斯林、布萊德彼特 飾),嗅到了榮景背後的衰敗之氣,察覺了大銀行和政府機構都視而不見的房貸危機,他們不約而同的以各自的手段,操作一場大賣空,大膽地與整個華爾街、甚至是全球金融體系對抗,並成功地以反向操作的手法,獲取大筆利益,而這也讓他們陷入了醜陋、爾虞我詐的現代銀行體系鬥爭之中。
2008年房市崩盤,這些反向操作的投資人賺進大把銀子,就此改變人生。雖然不顧後果的金融機構是罪魁禍首,爛攤子卻是美國所有納稅人來負責,數百萬美國人無家可歸,在這場經濟浩劫失去工作和退休存款,至今依然有人深受其害。
《大賣空》以黑色幽默和特殊角色,把美國黑暗的歷史化為警世寓言。導演亞當麥凱表示,他想借此片說明,金融危機是由金融體系、而不是少數人士造成的。他說:「我們需要銀行業。銀行業的本質並不壞…但我們需要的不是墮落的銀行業。」操刀過無數賣座喜劇片的亞當麥凱,這次脫離純喜劇,以敏銳的眼光,洞悉全球經濟崩盤的真實原因,將悲劇融入招牌幽默感,描繪出角色間可笑與可悲的矛盾感覺。
- 美國票房:4,272萬(美金)
- 影片年份:2016
- 出 品 國:USA
- 出 品:Plan B Entertainment, Regency Enterprises
- 發 行 商:UIP
- 語 言:English
- 色 彩:color
- 音 效:Dolby Digital
- 導演:
- 編劇:
- 原著:
- 演員:
- 雷恩葛斯林 Ryan Gosling ............華爾街銀行家 賈德佛奈特/Jared Vennett
- 克里斯汀貝爾 Christian Bale ............聖荷西基金經理人 麥可貝瑞/Michael Burry
- 布萊德彼特 Brad Pitt ............銀行家 班里克特/Ben Rickert
- 史提夫卡爾 Steve Carell ............避險基金經理人 馬克鮑恩/Mark Baum
- Rudy Eisenzopf ............Lewis Ranieri
- Casey Groves ............Fund Manager
- Hunter Burke ............Analyst
- Bernard Hocke ............Coach
- Shauna Rappold ............Michael Burry's Mom
- Brandon Stacy ............Michael Burry's Dad
- Adepero Oduye ............Kathy Tao
- 瑞夫史波 Rafe Spall ............Danny Moses
- 漢米許林克萊特 Hamish Linklater ............Porter Collins
- Jeremy Strong ............Vinnie Daniel
- Jeffry Griffin ............Jared's Assistant (Chris)
- Stanley Wong ............Ted Jiang
- Anthony Bourdain ............Anthony Bourdain
- John Magaro ............基金經理人 查理蓋勒/Charlie Geller
- 芬恩維特羅克 Finn Wittrock ............基金經理人 傑米希普利/Jamie Shipley
- Aiden Flowers ............Young Michael Burry
- Peter Epstein ............Paul Baum
電影小說延伸閱讀:
大賣空
書籍內容簡介
亞當麥凱執導的同名電影《大賣空》,將於2016年1月中旬於台灣上映!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