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萊緹的遺忘之海 The Ocean at the end of the lane 尼爾·蓋曼
看這本書感覺猶如像在看電影一般,很奇幻的感受,
重點是他把你拉回了孩提的眼光,小孩子的世界,以前你也曾經如此想過,
不可思議的是,作者可以依然保有孩童的眼光,並且寫下來讓讀者有曾經彷彿的經驗共鳴!
例如:回家之路,孩提的時候,我確實開發了好幾條回家的路,
我跟朋友們都說自己在冒險,就大概是10歲左右的事,
現在長大用大人的眼光回頭來看,一段10~15分鐘不到的路,冒甚麼險!!!
甚麼冒險阿!!那些以前自以為開發出來的回家小路,
現在是根本不會想去走,也根本是繞遠路,崎嶇的蜿蜒的遠路,
但我很驚訝尼爾·蓋曼寫了出來,是的,長大後,完全忘記那曾經小孩子的冒險,好奇,
還有跳脫一切充滿創造力的想像力!
這就是讓我想要讀這本書的原因,找回小孩子的心,用新奇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
「我不能把你帶到海洋那裡」
「可是,沒什麼能阻止我把海洋帶到你身邊。」
雷安·葛林曾說:「童年的成長記憶,是文學家最大的資產。」 我想應該把文學家改掉,童年理當事人們一生中最大的資產。 尼爾·蓋曼的小說總是不斷提醒我們這一點或者說他是這一小說幫助我們保護他他彷彿就像那個把池塘說成海洋的來體和室拖對小男孩說我不能把你帶到海洋哪裡可是沒什麼能阻止我們海洋帶到你身邊
自己3歲的時候,還以為那堆沙,就是別人所說的海灘,究竟是什麼時候我們的人生又重新把海灘變回一堆沙的呢?
誰都和他們內在的樣子不大相同你不一樣我也不一樣人沒那麼單純不管是誰都是如此。p.7
你在這世界怎麼會快樂?你的心裡有個洞。你體裡有的通道,通往你所知的世界之外的地方。在你長大的過程中,那些地方會呼喚你,而你永遠忘不了他們在,你心中你會永遠追求你得不到的東西,而你甚至無法確實想像那東西,而那股空缺會讓你無法成眠,毀了你的日子和你的一生,直到你最後一次閉上眼也,知道你的愛人把你下毒,把你賣去解剖,即使那個時候,你仍會懷著一個空洞而死去,而你會哭喊著罵不完美的一生。
P.7
童年的成長記憶,是文學家最大的資產。童年 理當 事人們一生中最大的 資產
我從不知道該怎麼談我的工作,如果能用說的 就用不著動手做了,我走藝術創作這一行,有時能創作真正的藝術,有時可以填補我生命中的空缺,不過只能填補某些空缺,不是全部。
我幾乎不記得薩塞克斯郡的路,我沿著蜿蜒的路駛去,最後發現自己正開往小鎮鬧區,只好拐向另一條路,左轉,然後右轉。這時候我才發現車子正朝哪裡去;原來我一直往那個方向開去,我發現自己做的蠢事, 不禁皺起眉,我正開向一棟數10年前就不存在的房子。
到我們這個年紀智,我們會變成我們的父母;只要活得夠久 ,我們遲早會看到重複出現的容顏。…… 有時我覺鏡子看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爸爸的臉。p.18
我站在玄關時,一切記憶都回來了。記憶就等在事物邊緣,呼喚著我,如果有人說我又變回7歲,乍聽之下,我可能有點相信。p.18
我好想念毛球。我知道生命不能就這麼被取代,但不敢向爸媽埋怨。 他們一定很難理解有什麼好不開心- 畢竟,就算我的小貓死了,也已經有另一隻貓取代了牠。損失已得到了彌補。(p.26)
沒一千鎊,我很難過( 我已經知道我要用1000鎊買什麼了 我要買個地方案我能獨自拍待在哪裡像蝙蝠洞那樣,要有隱密的入口)不過我很高興有有從前無法想像的財富25棒鎊呢。一便士可以買四個大茴香子口味的小口香糖或是綜合水果糖,每個四分之一便士,不過現在已經沒有四分之一便士的硬幣了。一磅等於240便士,一便士等於四顆糖,25鎊…等於我幾乎無法想像的一大堆糖果。「我會存到你的郵局帳戶。」媽媽的話粉碎我的美夢。
雖然這樣我還是很富有,我已經比不久之前富有了25鎊。p.45
那晚,我興奮又開心地上床。我很富有。發現了 埋藏的寶藏 。這世界很美好 。
我知道一定是夢,可是夢裡不曉得,夢境很真實栩栩如生。p.46
我希望的東西不存在,因為那是夢境和清醒世界的橋樑。
我想把那枚先令的事告訴別人 ,但我不知道該跟誰說 。我夠了解大人, 知道如果告訴他們發生了什麼事,他們一定不會相信我 。反正我說實話的時候,大人似乎很少相信。p.48
她一副已經等了100年還可以再等上100年的樣子p.49
萊緹的手掌冒汗了。她捏捏我的手,不知是想讓我安心,還是自己想求安心;我也捏捏她的手 。那張破碎的臉,應該說本該是臉的地方扭曲,我覺得它好像在微笑 ,或許它的確笑了 我覺得他好像在解檢視我,拆解我 它反彷彿知道我所有的是事,甚至我自己不知道的事。p.69
「活的東西就這點麻煩,都沒辦法持久 。前一天還是小貓,隔天就變老貓了。然後只剩下回憶,最後回憶也誕淡去混淆模糊…。」p.73
「其實根本沒有什麼大人。這整個世界裡,半個都沒有。」 p. 164
「大人依尋路徑,小孩則探索。大人安於同一條路,走個幾百、幾千次,或許大人從沒有想過可以離開路徑,鑽進杜鵑花叢下,尋找籬笆之間的空隙。我是小孩,我知道十種不用經過我家私人車道,就離開我家土地到小路上的辦法。」p.88
以下資料取自博客來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24048
留言列表